| |

波蘭美食|聖馬丁羊角麵包|歐盟認證的文化遺產麵包,波茲南的味道有點甜~

最後更新日期 2023/08/03

波茲南(Poznań)是波蘭文化的起源之城,就像虱目魚湯與牛肉湯只能喝台南的一樣,可頌隨著波茲南的歷史一起動盪,最後也成為了獨特的存在。除了受到歐盟標章保護外,聖馬丁羊角麵包的故事本身就值得在旅人心中留下一頁,當然,甜死人的口味也是令人忘不掉的。

波蘭|聖馬丁羊角麵包|是什麼?

■ 為什麼聖馬丁羊角麵包會受到歐盟標章保護?

St. Martin’s Croissant 聖馬丁羊角麵包是波茲南當地特有的可頌麵包。由於其文化性、故事性、歷史性,因此受到歐盟地方特產標章的保護。

• 聖馬丁羊角麵包的正式名稱與內容請參考:點這!
resource from Poznan City official web

只有被頒布證書的商家,才能以St. Martin’s Croissant(rogal świętomarciński)的名稱販售此特殊的可頌麵包。

■ 聖馬丁羊角麵包的來源是什麼呢?

St. Martin’s Day in Poznan. resource from Poznan City official web

在提到麵包之前,不能不提到聖馬丁日(St. Martin’s Day),自然也需要解釋一下誰又是聖馬丁(St. Martin)呢?聖馬丁日是天主教的聖人慶典,在天主教國家是重要的節日。關於節日記載下的故事是:

馬丁在成為聖人前,是一名羅馬帝國的士兵。一日他率兵在暴風雪時進入亞眠市(Amiens 法國北部)時,注意到城牆下衣衫破爛的乞丐,於是馬丁便揮劍一砍,將自己的斗篷分成兩片,將其中一半分享給這位有需求的陌生人,後來傳說這位乞丐是耶穌的化身呢。(OS: 好喜歡這個故事~)

聖馬丁麵包通常會是接近左邊的角型可頌,但又會再胖一點。

每年的11月11日,也就是聖馬丁日,這則故事會不斷地經由牧師之口,傳唱於波茲南的教堂前。(接著可頌要出場了!)
在1891年,一位名為Walenty的烘焙師傅,受到故事的感動因而想要效仿聖馬丁。在節慶的前一晚,馬蹄聲吸引了Walenty向窗外望去,不知是巧合還是顯靈,他在風雪中看見了一位身穿古老盔甲的騎士與其灰色坐騎,走過後在雪地上留下了深刻的馬蹄印。
奇遇啟發Walenty製作出像是馬蹄形狀的麵包(rogal),並以罌粟籽填滿其中。節慶當日的大彌薩結束後,Walenty便把這些rogal分發給有需要的窮人們,這樣的舉動受到了市民的推崇。
當Walenty過世後,波茲南(Poznań)的烘焙師傅們便接續傳統,繼續製作rogal並保護著製作的祕方,並在相當長的時光裡,人們只能在波茲南地區吃到這種特殊的馬蹄狀麵包。(OS: 傳說真的是太棒了~)

■ 知道秘方在台灣也是吃不到的!

resource from Poznan City official web

資訊發達的今日,哪還會有什麼秘方呢?稍微查一下就會知道聖馬丁羊角麵包的成分除了麵包原料外還需要:堅果、葡萄乾、杏仁、橘子皮,以及最麻煩的「白罌粟種子」。

沒有錯,就是聰明的你想到的那個鴉片罌粟。早在羅馬時期,罌粟就被大量使用在食物、藥品、酒類中,並隨著軍隊散播到各地。除了提煉出毒品-鴉片是禁止以外,罌粟籽在中東歐、地中海地區依舊是普遍的食材,略帶甜味的特性十分適合加入糕點中。

只是罌粟籽在台灣被列為二級毒品,絕對不能攜帶入境的,所以就只有到波茲南才能吃到rogal świętomarciński呢!這比什麼大麻蛋糕稀有多了哈哈!

波蘭|聖馬丁羊角麵包|傳說故事

這一段其實不是麵包的故事,但是波茲南最重要的故事之一,也是為何我會想把Croissant翻譯成「羊角麵包」,而非「可頌」或「牛角麵包」等台灣常見的翻譯。(羊角似乎是中國比較常見的翻譯?)

故事開始囉!

波茲南的著名景點-市政廳(Ratusz),歷史上曾被摧毀數次,在其中一次的大火結束後,市長下令重建並設計了新的鐘樓在市政廳的外牆上。城市象徵的建築物浴火重生後,眾人舉辦一場宴會來慶祝。

準備大餐時,一位叫做Pietrek的年輕廚師,竟然在準備主菜-鹿腿時跑去休息,結果回來時主菜已經掉到火堆裡了…(還好不是在高登的廚房,不然一定被電翻,然後就沒有接下來的故事了)

絕望的Pietrek靈機一動,跑到附近的農家偷了兩隻山羊(billy goat),打算用來彌補自己的錯誤。但小雷包就是小雷包,剛帶到廚房的山羊們馬上就成功脫逃了!

resource from Poznan City official web

兩隻小羊一路亂竄,最後跑上了市政廳的頂部。廣場上正在舉行宴會的人們,被塔頂打鬧衝撞的兩隻小山羊所吸引,包括市長在內,所有與會者都停下動作來看這可愛的畫面。

市長覺得這個可愛的插曲十分值得紀念,於是便命建築師在鐘塔上裝設了兩隻機械小山羊,並赦免了年輕廚師Pietrek的錯誤。直到現在,只要在中午12點到市政廳,就能看到從鐘塔中出現的小山羊,互相撞擊12次報時的畫面。

resource from Poznan City official web

也因為這個故事,山羊就變成了波茲南的象徵性動物(而且一定要是兩隻!)而這也是為何我會選擇把Croissant翻譯成「羊角麵包」,這個名字是不是更有波茲南的感覺呢!

差點就錯過的 rogal świętomarciński

「寫於波蘭波茲南,二三年一月。」

新經驗以及其帶來的感受,正是旅行之所以使人嚮往的遠因。

作為旅遊作家,我深知自己的某部分缺陷。說是缺陷有點過頭了,但確實,我在飲食上的慾望可能僅止於生存而已。味蕾對於新體驗的刺激,似乎總是那麼興致缺缺。

Marta(我的波蘭朋友),推薦了三個我應該在波茲南嚐試的食物「placki ziemniaczane」、「szare kluski」、「rogal marciński」。前二者,昨日晚餐的餐廳都剛好有供應,而後者的「rogal marciński」既然沒順路遇到,也就沒在腦海裡多停留。

Rogalowe Museum

然而,走在旅行的路上越久,就越會著迷於「注定」、「緣分」、「meander」等詞彙。

青旅的對面正好就是聖馬丁羊角麵包(rogal marciński)的博物館-「Rogalowe Museum」(rogal在波蘭文裡指的是馬蹄形狀的麵包)。也正好,博物館沒開。

雪持續下著,但比昨天小了不少。波茲南的最後一個上午,搭乘電車前往「座堂島」(Ostrów Tumski)的途中,習慣性地研究起城市的歷史。

「Holy shxxxxxxt,沒有吃到rogal marciński前,不能離開波茲南!!!」雖然沒有什麼食慾,但求知慾還是驅使著我去體驗各種旅行中的事。

台南的轉角時不時就能撞見虱目魚粥,但在冰天雪地的波蘭,即便是國民美食也不是隨處可見的。

波茲南中央車站(Poznań Główny)的地下道

週日是商家賺錢的好日子,因為休息日會有許多遊客。但這是亞洲的想法,在歐洲,休息日是真的要讓人休息。不只找不到波茲南可頌,隨著夜晚降臨雪又變大的市中心,一家餐廳都沒開。

昨晚吃剩的波蘭餃子雖然有外帶回青旅,但考量行囊與雪地移動,就把它留在青旅了。用飢餓的肚子回想起來,十分後悔(或許是餓到昏頭,心中浮現了一個畫面是胃跟我說:用膝蓋想都知道你會後悔!)

一邊胡思亂想一邊走在中央車站冗長的連結通道,黯淡色調無止盡延伸,畫面十分有蘇聯電影的風格。

通道盡頭的麵包店

「Can I have this croissant?」

「????」

「Sorry… rogal… 啊! this rogal」在店員夾錯成普通可頌前我出聲提醒

「ah~~~ Poznań rogal」

接著店家開心地念了一串波蘭文,當然聽不懂的我,就當作是很好吃、必買之類的意思吧。

陳腔濫調的劇本每次都賣座,表示大部分的人都會買單。上車前20分鐘、陰暗通道的盡頭、不會說英文的小店家,收集這些元素後,終於吃到波茲南的聖馬丁羊角麵包。

這麵包甜過頭了對我來說,但如果小塊小塊配著黑咖啡吃,應該會很不錯。可惜的是,我分兩次把rogal吃完的過程都是在長途巴士上。一次在波蘭的邊境、一次在倫敦的郊外,剛好都是沒有黑咖啡的時機。

波蘭這個國家就跟rogal marciński一樣,從外在看不出來,但實際體驗後,獲得的感覺卻很強烈。

吃完麵包後在巴士上昏昏欲睡,想著或許在台灣賣聖馬丁羊角麵包會很酷。不過還好沒真的實行這個想法,畢竟rogal marciński的內容物在台灣可是二級毒品呢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