旅行的意義

書評|旅行的意義|帶回一個和出發時不一樣的自己

致想嘗試「旅行」的你,這本書絕對值得你閱讀後再出發。

我講的不是跟著旅行團的觀光;也不是流連飯店的度假;更不是只知道踩點的那種行程。
好奇過旅人眼中的輝光與黯淡嗎?對冒險有憧憬嗎?想知道什麼是「壯遊」嗎?讀下去吧!這是本哲學書;是本工具書;是本指南。《 旅行的意義》會教你如何當個旅行者,用旅行者的方式思考,並讓你獲得比旅行本身更重要的事物。

「天生的旅人不多,」「儘管全都自認為旅人,但他們從來就不喜歡暗淡乏味的地帶。」

讀了很多旅行文學後,我覺得這是把旅人心境詮釋地最好的一本書。書中定義了一種旅行方式,稱為「嚴肅旅人」,其旅行的目的在於了解世界,進而了解自己。

誠in巴拿威梯田
誠in巴拿威梯田

其實,不論哪一種旅行方式,都有其利弊,每個人也都各有喜好,並且我們也不必做出選擇,任何旅行方式都有嘗試的價值。讀完這本書,你可以了解以下幾點:

什麼是「嚴肅旅人」?

比起出遊,這種旅行方式更像是做研究、寫論文、田野調查。雖然不一定要去危險的地方,但在盡可能靠近當地文化的過程中,勢必不會比住飯店、搭計程車來的舒服。透過深切地感受當地文化與本身文化的差異後,在價值觀的衝突下,一步一步地把自己的家鄉輪廓給描繪出來,最後達到內省的成果。

「旅人」是你想要的旅行方式嗎?還是「觀光」其實比較快樂呢?

旅人需要全神貫注地,去感受當地,盡可能地用所有感官蒐集資訊,並且不斷地與內心對話。

「好像不太輕鬆耶」「嗯啊,我也這麼覺得。」

就像研究,有些人能從中或許樂趣,如果不能也很正常。所以,看完書,你就會知道自己適不適合這樣的旅行方式。雖說不太快樂,但我是極力推薦,人一生當中一定要嘗試過一次,嘗試過後,你一定能「帶回一個和出發時不一樣的自己」

獲得在旅途中蒐集故事的能力

即使對當「嚴肅旅人」沒興趣,書中關於「獲得故事的方法」還是很值得一讀的。這麼多次的旅途下來,我基本上已經確定,自己一定會遇到有趣的人事物。當旅程回來後,也總有許多大大小小的故事可以分享,這些方法,或者說想法,書中都有說明,就請去細細地品嘗吧。

宿霧的可愛垃圾桶
宿霧的可愛垃圾桶

「如果只知道跟” I love Cebu”的文字雕像拍照,怎麼會發現菲律賓的垃圾桶其實很可愛呢^^」大概是這類的想法吧~

還是來說個故事吧!旅行的意義,請自行去體會

書中有一段文字是這樣的:「當早期的歐洲地圖製作者繪製大西洋海域,他們把探險家們發現的所有地方標示出來,可是對於更遠的一些尚未有人前往探險的空白區域,他們就只是在上面寫著「龍在此處」。當我們去旅行,和許多的龍相遇,這世界就再也沒什麼威嚇得了我們了」

在大叻的青旅,兩度相遇的德國青年Paul,一邊跟我介紹德國的啤酒文化,一邊好奇地看著大廳的龍雕像。

在不同城市遇到的同一個德國少年
在不同城市遇到的同一個德國少年

「嗯…龍在此處,歐洲人與龍相遇了呢!」 我心中的故事鈴鐺響起。

Paul的運氣不錯,剛好遇到一個很喜歡神話故事的人,那個晚上我跟他說了許多亞洲的故事。從東方龍講到媽祖,從龍生九子講到玉皇大帝,再順便推薦他去看《尋龍使者:拉雅》,看一下東北亞的龍與中南半島的龍差別在哪。

啊!回到書籍。「嚴肅旅人」最重要的一環就是「內省」,透過旅行去了解自己。雖然都是我在講故事,但德國人的回饋讓我注意到許多,一直以來很習慣的事情,其實都是很特殊的。像是:我是媽祖的乾兒子,然後媽祖是台灣的海神這件事,Paul給的回饋:「Wow! Ocean god in Taiwan is a female!」「Son? like Percy Jackson?」 (註:波西傑克森)

嗯?!好像…有點酷?那個瞬間,我忽然能從不一樣的角度看待自己的文化。寫文章的這個當下,我正在旅館隔離中,一刻都好,我多麼想早點出去,用新的角度來觀察台灣,去找尋那些我活了快30年,卻從未注意過的事物。

這是屬於我的「旅行的意義」,看完書,你也去找你的吧!

• 讀墨:點這!
• 博客來:點這!
• 讀冊:點這!
• 更多閱讀心得:一起來當書蟲吧!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You may also like these